2008年是财政政策将进一步走向宏观调控前台,推动税制改革是其中的“重头戏”。如果说过去的四年当中真正意义上的税收制度改革并没有到来的话,在今年,我们将看到税改领域更积极的动作。
三大会议——敲定基调
十七大:指明大方向
十七大报告指出,要“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,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”,“强化税收调节,打破经营垄断,创造机会公平,整顿分配秩序,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。”
十七大对税制改革提出的若干功能性要求,不仅为未来的税改注入了新动力,也成为权衡是否减税或增税的理由。
中央经济工作会议:继续“稳健”
2008年,货币政策将从“适度从紧”转变为“从紧”,财政政策继续“稳健”。其中,稳健财政政策要“继续合理把握财政支出规模,着力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,优化支出结构,较大幅度增加对社会保障、卫生、教育、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。”
全国财政工作会议:减赤字、增民生支出、推税改
去年12月19日,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指出,2008年将继续积极稳妥地深化财税改革,适当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规模,重点加强民生投入,同时,一系列财税改革也将相应推进。
八大税种——勾勒基本图谱
增值税14年首调
增值税作为中国第一大税种,其暂行条例14年来首次面临修改,这是今年财税法制工作的重点之一。
个税改革无悬念
修改个人所得税法是今年财税法制工作的一大重点,强化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。
去年年底,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经同全国人大财经委、国务院法制办、财政部、国家税务总局研究,同意将个税减除费用标准从1600元提高至2000元。
从今年1月1日至3月31日,2007年度年所得在12万以上的市民须向地税部门自行申报个人所得税,基金股票收入仍免征个税。
企业所得税法内外统一
2008年1月1日起施行,认真贯彻落实《企业所得税法》与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》,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,是各类企业与税务部门新的一年的重要工作。
资源税改革方案有望今年出台
国家税务总局地方税司副司长杨遂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资源税改革方案有望今年公布,具体实施条例也将于今年出台。目前税务总局正按照国务院的要求,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论证,进一步完善改革方案。
环境税研究工作已启动
为保障节能减排工作顺利实施,税务总局、环保总局等相关部门已启动了环境税这一税种的研究工作,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,完善税种的设计方案。杨遂周同时表示,环境税的开征还需要一个过程。
物业税继续增加试点城市
物业税今年是否会全面开征?国家税务总局相关人士明确表示仍将按照国务院的相关方案进行,但有一点可以肯定,今年准备再增加3到5个试点城市。
燃油税尚无出台时间表
当国际原油价格不断创下新高的时候,关于燃油税的征收也是再次被提上日程。不过国家税务总局相关人士表示,目前尚未有具体的出台时间表,具体还是要由国务院根据宏观经济相关情况而定。
出口退税调整长期利好
从2006年开始,国家加大了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力度,去年又频繁地出台了相关调整措施。日前财政部再次发出通知,2008年1月1日起进出口关税将做进一步调整,明年将对600多种商品实行进口暂定税率。
三大领域——调控威力显现
楼市——
去年12月25日,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一句“2008年将研究推进以房地产税制为重点的财产税改革”激起千层浪,在楼市冷暖微妙关口,这无疑是可能决定楼市走向的关键力量。
物业税:税收政策将是2008年楼市调控不可或缺的手段。汪光焘在讲话中强调,要实现“引导住房消费需求”目标,必须“合理增加房产的持有成本”。这一表态被市场人士视为物业税试点即将推进的信号。
财税支持节约集约用地:国务院1月7日发布的《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》明确指出,对闲置房地产用地要征缴增值地价,要加强建设用地税收征管,抓紧研究各类建设用地的财税政策。财政、税务部门要严格落实和完善鼓励节约集约用地的税收政策。
股市——
"5·30"暴跌:印花税也被看作财政政策发挥威力的一次验证。去年5月30日,财政部宣布将印花税率从1‰调整到3‰,当日沪深股市暴跌,沪指下跌281点,跌幅6.5%,创历史之最,深成指下跌829点跌幅6.16%,当日跌停股票一度接近1000只。
一年猛增10倍:国家税务总局日前透露,2007年我国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达2005亿元,比2006年增长10.2倍。对于印花税的大幅上涨,专家认为,税率的提高和交易量增长是两个“助推器”。专家还表示,2008年下调印花税率或者双向改单向征收的可能性不大。
股市顽疾:同时,也有评论认为,当前股票交易印花税过高,从交易税入手而不是从获利多少入手征税,是税收的简单与怠惰,也是长期存在的一个误区,亟需改变。
三农——
2008年,民生投入的一个重点方面就是三农:强化和完善支农惠农政策。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将明显高于上年。
去年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:“2008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、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、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都要明显高于2007年。”这三个“明显高于”进一步提升了惠农政策的含金量。“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投入”被放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几项重点工作的首要位置。
随后财政部宣布,整个2008年都将对小麦、玉米、稻谷、大米、大豆等粮食和制粉征收出口暂定关税。此举再次显示了中国政府严控粮食安全、稳定粮价的决心。
一大期待:税负痛苦应变成国民福利
税收的本质是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。简而言之,公民纳税就是换取政府带给国民各种福利待遇。
美国《福布斯》杂志前不久发表的2007“全球税负痛苦指数”称,中国税负仅次于法国、比利时,名列世界第三。对此官方反驳说《福布斯》杂志的排名不必当真,国内的税负并不重。
许多媒体和网民却对税务总局的说法表示质疑,认为中国的实际税负很高。理由主要有三:一是中国的社会保障体制并不完善,纳税人并未享受到高福利;二是中国税收增长速度连续10多年高于GDP增长速度;三是中国还存在大量非税收费。
公众对税负高低的热议,反映出中国民众纳税人意识的增强,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,也反映了民众纳税意识提高的同时,对更公平、更有保障的美好生活的期待。
希望政府在税收公平性上多下力气,在提供更好更多的公共产品上多下力气,让企业与民众能够少有埋怨、心平气和地纳税,这是考验一个社会是否真正和谐的特征之一。